殯葬知識

紙紮的由來與意義:不只是物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

紙紮的由來與意義1

目錄

你知道嗎?我們熟悉的金紙、紙紮,其實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背景。在告別式或祭祀儀式中常見的「紙紮」,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祭品,更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與文化傳承。

什麼是紙紮?

紙紮,又稱「紙糊」、「糊紙」,是以紙材製作而成的模型物品。常見的種類包括房子、金銀財寶、汽車、手機、衣物,甚至有些會依現代商品客製化為名牌包、電玩、跑車等。
這些紙紮的主要用意是:
幫助往生者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安穩、有尊嚴,就像是為他們準備好生活用品與資源。

紙紮的歷史由來

紙紮文化可追溯至潮至漢朝,最早是以「隨葬品」的形式出現。早期社會階級分明,上層階級甚
至會將真實物品、甚至活人陪葬(如僕人、馬匹等),象徵陪伴死者一路好走。
隨著佛道思想的影響與時代演變,人們開始以紙材模擬真品,既保留了儀式意義,也避免了不
必要的犧牲與浪費,紙紮因此逐漸成為喪禮文化的重要一環。

為什麼要燒紙紮給過世的親人?

根據民間信仰,人死後會前往另一個世界(俗稱「陰間」、「冥界」),而紙紮象徵著將現實世界的物品轉化為對方在那個世界可用的生活資源。
很多人都會問:「他們真的收得到嗎?」
也許我們無法證實,但這份心意,本身就是一種情感連結。當我們無法陪伴、無法再說出口思念時,這些「燒給他們的東西」,就像是一種信號:
讓他們知道,我們記得、我們想念、我們仍在陪伴。

紙紮什麼時候燒?有哪些時間點可以準備?

其實,紙紮並沒有一定要在什麼節日或日子燒,任何時間只要有心,都可以準備。不過傳統習俗中,以下時機常見:

  • 出殯當天/告別式:最常見的時機,由禮儀公司協助焚燒整套紙紮,如房子、家具、車輛等,象徵替亡者安頓生活所需。
  • 做七:每個「第七天」的祭拜儀式,可準備貼近亡者喜好的紙紮品,如食物、日用品,甚至客製款式以表達思念。
  • 百日:滿百日是重要的追思節點,常燒金銀財寶、衣物等,傳遞「還在照顧你」的心意。
  • 對年/合爐:滿一年時的合爐儀式,常準備整套紙紮,象徵圓滿落幕、回歸祖先行列。

結語:紙紮不只是物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

從古代的陪葬制度到現代紙紮,形式雖不盡相同,但背後的核心情感始終如一:我們想把愛、把牽掛,延續到看不見的地方。
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燒什麼,而是那份「還想再為他多做一點」的心意。
若家中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也可以依據信仰自由選擇是否使用紙紮,尊重亡者與家屬的意願與習慣。

生命予光 × 紙紮服務

我們提供多款紙紮商品,從經典傳統到創意客製,皆可選擇。歡迎私訊我們討論搭配與安排,
讓每一份思念都能被完整地承載與送達。

IG/FB 搜尋:生命予光

讓這份愛與思念,有溫度地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