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知識

百日、對年、三年、合爐 是什麼? 一定要做嗎?

001 百日、對年、三年、合爐 是什麼? 一定要做嗎? vivipic

目錄

在傳統喪葬習俗中,百日、對年、三年、合爐,都是為了紀念已故親人、表達敬意與思念的儀式。它們的目的,是協助親屬度過喪期,並協助往生者轉化為祖先,庇佑後代。

但這些,並不是非做不可的「規定」。

現代生活繁忙,有人選擇照做,是因為想表達心意;有人沒做,不代表不愛,而是有時真的抽不出身、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做或不做,都沒有標準答案,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ㄧ、【什麼是百日?】 百日是指往生後的第 100 天。

傳統認為,靈魂在這段期間逐漸離開人間,是邁向安息的重要節點。家屬可在當天進行簡單拜拜、獻花或誦經,形式不拘,重點是思念。

二、【什麼是對年?】

對年是往生滿一年的忌日,通常依照農曆來計算,若逢閏月會提前一個月。

例如忌日為八月十五,對年則可能落在隔年七月十五。家屬可在當天舉行簡單祭禮或誦經儀式,表達對親人的懷念。

祭品如月餅、粽子等,若在服喪期間,應由親友贈送,不可自製或購買。

三、【什麼是三年(大祥)?】

三年,亦稱大祥。過去講究守孝三年,如今多在逝者過世後 25 個月(滿兩年再加一個月)擇日進行祭祀,象徵喪期圓滿。現代也常於對年後直接進行三年儀式,稱為「假三年」。形式可簡化為誦經或家庭追思。

四、【什麼是合爐?】

合爐,又稱結爐,是將亡者正式納入祖先牌位的儀式。過程包含燒化個別神主牌、將名字寫入祖先牌位,並取一撮爐灰加入祖先香爐。傳統多在第三年進行,現代則常於對年後擇吉日完成。

五、【如果錯過了這些日子,還能補做嗎?】

可以,當然可以。這些儀式的本質是心意,並非打卡或過關。錯過了,就擇一天方便的日子補做也沒問題。思念沒有期限,重要的是你還記得。
最後【這些一定要做嗎?】 沒有一定。這些是「可以做」的選擇,不是「必須做」的義務。做,是一種情感的整理;不做,也無需責怪自己。
百日、對年、三年、合爐,存在的目的,是讓人們更好地道別。若你正在經歷這段過程,不用急,也不孤單。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也沒時間處理,這些繁瑣、怕出錯的事,你可以交給我們。
若你願意相信我們,歡迎私訊,我們會把每個選擇都說清楚,沒有壓力,也不會推銷。